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

Google (Alphabet) 2025年第二季度(Q2 2025)財報的數據與分析整理摘要

相比特斯拉,Google的財報開的好看多了,超市場預期,不過筆者通常不會太樂觀,自四月以來已經走了一季的多頭,是否可能利多出盡進入回調修正也值得觀察。但往好處想就是Google在七巨頭之中目前仍屬較便宜的位階,自Gemini整合到瀏覽器後,對搜尋業務有很大的幫助,使用者大多正向回饋就是很好的觀察。

以下就是引用xAI做的整理: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核心財務數據

  • 總營收: 964.3 億美元,年增 13.8%(較去年同期增加 24.5 億美元)
  • 每股盈餘 (EPS): 2.31 美元,年增 22%,超出市場預期 2.19 美元
  • 營業利益: 313 億美元,年增 14%,營業利益率 32.4%,與去年同期持平(儘管受到法律和解費用影響)
  • 淨利潤: 282 億美元,年增 19%
  • 資本支出 (CapEx): 224 億美元,導致自由現金流降至 53 億美元
  • 發行債務: 125 億美元,用於支持 AI 和雲端業務投資

分業務表現

  • Google 服務總營收: 825 億美元,年增 12%
    • Google 搜尋及其他: 541 億美元,年增 11.7%
    • YouTube 廣告: 96 億美元,年增 13.1%
    • Google 網絡: 73 億美元,年減 1.2%
    • 訂閱、平台與設備: 112 億美元,年增 20.3%
  • Google Cloud:
    • 營收 136 億美元,年增 31.7%
    • 利潤 28 億美元,顯示強勁成長
  • Waymo: 自動駕駛業務持續進展,每週付費載客量超 25 萬人次,2025 年營收有望突破 10 億美元

分析與展望

  • 成長動能:

    • Google 搜尋和 YouTube 廣告收入保持雙位數增長,顯示數位廣告市場穩健。然而,搜尋業務增長率(11.7%)較前幾季略有放緩,可能反映競爭加劇。
    • Google Cloud 憑藉 AI 驅動的產品組合(如 Vertex AI、Gemini 3.0)實現強勁增長,訂單需求持續超過算力供給,預計全年營收逼近 500 億美元,年增超 25%,營業利益率有望突破 20%。
    • Waymo 的自動駕駛業務展現潛力,計劃於 2025 年透過 Uber 在奧斯汀和亞特蘭大推出商業服務,並在東京進行測試,顯示全球化擴張的野心。
  • AI 與資本支出:

    • Alphabet 2025 年計劃資本支出 750 億美元(遠超市場預期的 588 億美元),主要投入於第七代 Ironwood TPU v7 晶片和 NVIDIA Blackwell 叢集,以支持 AI 推論和雲端擴張。
    • 高額資本支出引發市場對短期自由現金流的擔憂,但長期看,AI 基礎設施投資將強化雲端業務競爭力,並推動 Gemini 模型在搜尋、廣告和硬體業務中的應用。
  • 市場表現與評價:

    • 財報公布後,Alphabet 盤後股價上漲 3.91% 至約 166.95 美元,反映市場對超出預期的 EPS 和營收表現的正面反應。
    • 以 2025 年預估 EPS 8.81 美元計算,本益比約 18 倍,遠低於微軟(29 倍)和亞馬遜(30 倍),顯示估值具吸引力。
    • 技術面顯示股價形成小型 W 底型態,支撐位在 146.10 美元,建議投資者可分批布局,待站穩 200 日均線後加碼。
  • 風險與挑戰:

    • 歐盟《數位市場法》對 Google Search 和 Google Play 的調查可能帶來高達全球營收 10% 的罰款(預估小於 40 億美元)或結構性調整,長期可能影響商業模式。
    • 來自中國 DeepSeek 等低成本 AI 模型的競爭,可能對 AI 投資回報率造成壓力。
    • 宏觀經濟中的關稅和反壟斷訴訟可能壓抑成長表現。

總結

Alphabet Q2 2025 財報顯示穩健的營收和利潤增長,特別是雲端和自動駕駛業務的強勁表現,凸顯 AI 驅動的成長潛力。雖然高額資本支出和監管風險帶來短期壓力,但低估值和技術面支撐提供投資機會。建議投資者關注 AI 基礎設施擴張的長期效益,同時密切監控監管動態。

特斯拉(Tesla, Inc.)2025年第二季度(Q2 2025)財報的數據與分析整理摘要

特斯拉方才公布最新的財報,看起來像財爆,雖然說是遠低市場預期,但銷售數據年減、受政策影響其實早也是預期內。以特斯拉股性來說,對(馬斯克死忠粉絲(如我)而言應該習以為常了吧。反正就是持續Buy and Hold。

以下就是引用xAI做的整理: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關鍵財務數據

  • 調整後每股盈餘(EPS):0.40美元,同比下降23%,低於市場預期0.43美元(LSEG共識預測)。
  • 收入:225億美元,同比下降12%(去年同期255億美元),低於市場預期226.4億美元(Bloomberg共識預測)。
  • 淨收入:11.7億美元,同比下降16%,每股盈餘0.33美元(去年同期0.40美元)。
  • 汽車業務收入:167億美元,同比下降16%(去年同期199億美元)。其中,汽車監管信用收入從8.9億美元降至4.39億美元。
  • 能源生成與儲存收入:27.3億美元,同比增長67%(去年同期16.4億美元)。
  • 營運收入:9.23億美元,低於市場預期12.3億美元。
  • 汽車毛利率:16.44%(預期穩定,Q1 2025為16.3%,Q2 2024為18.3%)。

營運數據

  • 車輛交付量:384,122輛,同比下降13.5%(去年同期443,956輛),但較Q1 2025的336,681輛增長14%。
  • 車輛生產量:410,244輛,同比持平,較Q1 2025的362,615輛增長。Model 3和Model Y佔據主要生產和交付量(396,835輛生產,373,728輛交付)。
  • 數位資產:特斯拉持有的11,509枚比特幣市值升至約12.4億美元,受益於比特幣價格上漲30%及2025年新會計規則(按公允市值計量加密資產)。

市場與營運挑戰

  • 市場競爭與價格壓力:來自比亞迪(BYD)、福特(Ford)和大眾(Volkswagen)等競爭對手的降價迫使特斯拉選擇匹配折扣或失去市場份額,影響汽車毛利率。
  • 政策影響
    • 美國通過的「One Big Beautiful Bill」取消了每輛電動車7,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,預計於Q3 2025結束,對美國市場需求造成影響。
    • 川普政府的高關稅政策導致供應鏈調整,特斯拉在美國的車輛供應受限,影響Q2末及Q3的交付能力。CFO Vaibhav Taneja建議美國消費者儘早訂購。
    • 歐盟考慮對美國製造汽車徵收報復性關稅,中國可能對進口豪華電動車加徵關稅,進一步影響特斯拉的全球供應鏈和成本結構。
  • 品牌聲譽:馬斯克(Elon Musk)對德國AfD政黨的背書導致歐洲市場份額下降(德國市場份額從2024年Q4的4.1%降至2025年Q1的2.8%),企業車隊訂單被取消,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考慮減持特斯拉持股。

未來展望與策略

  • 更實惠車型:特斯拉於2025年6月開始試產更實惠的車型,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進入量產,目標擴大總可觸及市場(TAM)。
  • Robotaxi與自動駕駛
    • 特斯拉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在德州奧斯汀推出付費無人監督全自動駕駛(FSD),可能開啟高利潤率的新收入來源。
    • Robotaxi測試在奧斯汀擴大,計劃延伸至舊金山灣區,但加州許可申請尚未提交。內華達州正在與特斯拉洽談Robotaxi測試。
  • 能源業務:能源生成與儲存業務增長顯著,2024年貢獻15%的毛利(2023年為6%),中國Megafactory的完工將進一步推動該業務。
  • AI與Optimus:AI基礎設施投資增加,推動能源儲存產品需求,但也導致Q1 2025營運成本上升。馬斯克強調Optimus機器人未來將在工廠和服務場景中應用。

分析與投資者關注點

  • 收入與利潤壓力:汽車業務收入和監管信用收入下降反映需求疲軟和競爭加劇,導致財報不及預期。儘管如此,市場對財報的負面反應有限,顯示部分風險已反映在股價中。
  • Robotaxi與新車型期望:投資者密切關注Robotaxi擴張進度、低價車型量產時間表以及Optimus的商業化進展,這些被視為特斯拉轉型為AI與機器人公司的關鍵。
  • 股價表現:2025年特斯拉股價下跌約18%,表現落後於科技巨頭(納斯達克指數同期上漲9%)。財報後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約3%,反映對關稅和稅收抵免取消的擔憂。
  • 長期潛力:儘管短期挑戰明顯,特斯拉在能源儲存、自動駕駛和AI領域的投資為長期增長奠定基礎。市場預計2025年交付量介於135萬至166萬輛,低於2024年的179萬輛。

結論

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面臨汽車業務需求下降、政策不確定性及品牌聲譽挑戰,但能源業務增長和新車型計劃為未來提供潛力。投資者需關注Robotaxi和低價車型的進展,以及全球貿易政策對供應鏈的影響。

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著作由Clement_Hsu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4.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。